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 :购彩大厅Welcome手机版APP-购彩大厅Welcome平台
首页>文化频道>要闻>正文

购彩大厅Welcome手机版APP-购彩大厅Welcome平台

来源:购彩大厅Welcome开户2023-11-20 17:48

  

购彩大厅Welcome手机版APP

东西问·人物丨《呼啸山庄》译者,百岁杨苡走了******

  中新社北京1月31日电 题 :《呼啸山庄》译者 ,百岁杨苡走了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宋春丹

  2023年1月27日晚,杨苡去世,享年103岁 。

  杨苡的书房里 ,挂着自己17岁时 的照片。德国作家安娜·西格斯曾写过一部小说《已故少女 的郊游》 ,杨苡常开玩笑地对望着这张照片 的朋友说 ,其实这也是个“已故少女” 。

  这位“已故少女” 、本名杨静如 的《呼啸山庄》译者 ,已经走了。

  在生命最后一年里 ,她每天仍在看报看新闻看电影 ,听喜欢 的老歌。她喜欢听一首美国乡村歌曲《你是我 的阳光》 ,每次她念出歌名,都能从中感受到一种自信 的生命力 。

  翡翠年华

  杨苡最喜欢讲述童年和少女时代 的故事 ,一度想将这段生平写成回忆录,命名为“翡翠年华”。

  1919年 ,她出生于天津一个大家族,父亲杨毓璋是中国银行行长 ,家有两位夫人、一位姨太太 。虽然女儿出生两个月他就病逝了,但留下了可观遗产 。

  杨苡从小就很黏哥哥杨宪益,最爱跟在后面去逛书店。哥哥出去都 是前呼后拥 ,看中了什么吱个声,佣人就上去付钱 ,大包小包拎着 。杨苡每逢想要书、玩具或别 的什么 ,就在后面拉拉他的衣服。杨宪益对这个小5岁的胞妹特别好 ,总 是有求必应 ,对佣人吩咐一句“要这个”,就全解决了。

  杨苡15岁时,杨宪益给她看了刚问世的《家》 。她觉得巴金写的《家》和自己家很像,祖父都在四川做过官,都有老姨太 。也 是在杨宪益的建议下,1938年 ,她南下昆明求学,进了西南联合大学。

  她前一年从天津中西女中毕业后保送南开大学中文系,因此进西南联大算 是“复校生”。沈从文说中文系那些线装书会把她“捆住” ,她听从建议进了外文系 。

  在巴金介绍下 ,杨苡在天津时认识了在南开中学教英文 的李尧林。杨苡曾与他相约昆明见 ,但在巴金 的大哥自杀后担负着养家重任的他最终没有出现 。

  杨苡参加了穆旦 、林蒲等人组织 的高原文学社,在一次活动上,“穿一件黑底小花的旗袍,外罩红色毛衣 ,美极了”的她吸引了学长、年轻诗人赵瑞蕻的追求 。1940年,两人结婚 。

1941年,22岁 的杨苡和丈夫赵瑞蕻在西南联大。受访者、杨苡女儿赵蘅供图

  她给李尧林写了一封信,说“你让我结婚 ,我听你的” ,此后两人很长时间没再通信。后来他回信说 :“我只希望有一天我们又能安安静静地在一起听我们共同喜爱 的唱片 ,我这一生也就心满意足了 。”

  1945年,李尧林病逝 。这让杨苡平生第一次感受到心被撕裂的感觉。多年后,她在《梦李林》(李尧林笔名李林)中写道:“好像曾有个人走进我 的心里,点亮一盏灯 ,但没多久,又把它吹熄 ,掉头走开了 !”

  “只有这个本事来表示我们并不屈从”

  20世纪50年代初 ,生活曾 是安定而美好的。南京大学迁到鼓楼一带后,买下了附近一些房子分给教职员。赵瑞蕻分到了一座两层小洋楼 的一层。

  1953年,高教部派赵瑞蕻去东德莱比锡的卡尔·马克思大学任访问教授 ,教中国文学 。得知孩子不能带去,杨苡就留了下来。

  那几年杨苡不上班,在家里译书,履历表中填 的职业是“自由翻译工作者” 。就在这里 ,她完成了经典译作《呼啸山庄》 。

  她在中学时代就看过《呼啸山庄》改编 的美国原版电影《魂归离恨天》,1943年在中央大学外文系借读时在图书馆读到了原作 。此前 ,梁实秋曾翻译过这部作品 ,定名为《咆哮山庄》。梁实秋英文水平超一流,但杨苡总觉得译名不妥 。一个风雨交加 的夜晚 ,一阵疾风呼啸而过 ,雨点打在玻璃窗上 ,宛若凯瑟琳的哭泣 。灵感突然从天而降 ,她兴奋地写下“呼啸山庄”四个大字 。

  1955年6月,《呼啸山庄》由巴金 的平明出版社出版 ,极受欢迎,但不久受到了批判。“文革”期间 ,因《呼啸山庄》和儿童文学作品《成问题 的故事》《电影院的故事》被批 ,以及受哥哥杨宪益被捕入狱 的牵连,杨苡一次次挨批斗 。《呼啸山庄》也销声匿迹了 。

  1969年夏的一天,红卫兵提审她时要她交代和巴金的关系,因她不合作,狠狠打了她一记耳光。但她没有流泪 。她说,我们都学会了绝不轻易流泪 ,因为只有这个本事,以此来表示我们并不屈从。

  杨苡和巴金 的通信始于1935年,彼时她手上一共存有23封巴金 的信 ,后不得不交出 。1972年,杨宪益出狱后 ,杨苡也被“解放” 。这些信随之发还,一封未少 。

  杨苡继续在南京师范学院当教员 。1980年,杨苡辞职 。很多人劝她等定了职称再退休 ,她毫无留恋,痛快走人 ,以打过七五折 的每月90余元工资退休 。也因此,她一直没有职称 。有人称她“教授”时,她一定要指正 :“我不 是教授,我 是教员。”

  “世界上最富有 的人”

  杨苡一直记得 ,80年代初和中叶, 是一长段美好的令人振奋的新时期。

  1980年,她的代表译作《呼啸山庄》重回人们的视野,受到读者极其热烈的追捧 。

  《译林》杂志创始人李景端一手促成了《呼啸山庄》的再版。他告诉记者,改革开放后他所在的江苏人民出版社开始少量翻译出版西方国家当代文学作品 ,急需一部外国名著译作打响第一炮 。但找人现译时间太紧,杨苡的西南联大同学、安徽大学教授巫宁坤向李景端推荐了《呼啸山庄》 。李景端向社领导汇报后 ,社领导几乎没有犹豫 ,很快拍板 。

  第一版印刷1万册,很快销售一空。后来,《呼啸山庄》转由《译林》杂志发展而来的译林出版社出版,至今仍是该社的长销品种。

1980年版《呼啸山庄》。

  1987年5月 ,《雪泥集——巴金书简》由三联书店出版,收录了巴金致杨苡的书信 ,包括发还给她的23封信 ,以及后来 的通信,长短不一 ,共存60封 。得知她手上有这么多与巴金的通信 ,她同学羡慕地说她 是“世界上最富有 的人” 。

  “生命始于80岁”

  晚年 ,杨苡喜欢在深夜看着透过窗帘流泻进来 的月光回忆故旧 。

  白天 ,她大部分时间都宅在家里,就喜欢在家给老友写信。她会花大量 的精力去整理这些信件和旧照片 ,这 是她最珍视的物件。她爱写信 ,还好写长信 ,常常落笔七八页纸 。与之通信者不计其数,有老朋友过世,她会将对方的通信寄给其子女 。

  她保持着早年教会学校 的规矩礼数 ,有访客来要请对方用下午茶,送客要送出门外,穿衣要分场合,听音乐会、出去吃饭前都要洗脸描眉 。

  平日聊天 ,杨苡无论讲到什么都要引到哥哥杨宪益身上,觉得他无所不晓 。2007年 ,92岁的杨宪益得了淋巴癌 ,却能配合医生做35次放疗。放疗后,他回到家 ,又能自由自在地吞云吐雾、在沙发上堕入他“从不公开的遐想”中了 ,还玩起了丢了很久 的打油诗 。

  杨苡自豪地说,杨家人都不容易被什么疾病吓得魂不附体,都能做到“猝然临之而不惊 ,无故加之而不怒”。或许正因为此,杨家有惊人的长寿基因 。母亲享年96岁,杨宪益活到94岁,姐姐杨敏如活到102岁。

百岁杨苡 。受访者 、杨苡女儿赵蘅供图

  近几年 ,杨苡每年都说:“我有预感 ,今年过不去了 ,更要抓紧了 。”

  她一直在为离世做着各种准备,与沈从文 、巴金的通信已经捐给了博物馆 ,与邵燕祥的通信已经托人还给本人,大量 的藏书要想好怎么送掉 ,房子最好也能捐出去 。她不想留任何遗产 。

  她常自嘲地引用自己曾翻译过 的一篇短文 :“老朋友,请努力活到80岁吧 ,这 是生命中最好的时刻 。人们可以包容您 的一切一切。您要是还有疑问,我就告诉您 :生命始于80岁 。”

  1999年丈夫赵瑞蕻去世,那年 ,她正好80岁 。她对家具、书籍和随处可见的娃娃总 是突然有新主意,经常指挥保姆重新摆放一番。照片也在不断变换位置 ,但不论如何摆放 ,巴金和杨宪益的照片总 是放在最突出 的位置。

  2022年9月12日是杨苡103岁生日。这一年,《杨宪益杨苡兄妹译诗》《杨苡口述自传:一百年 ,许多人,许多事》上集(杨苡口述 、余斌撰写)和《天真与经验之歌》相继出版。她还有很多工作计划 ,要出版自传下集、诗集 、散文集 ,整理手稿信件 。9月26日,在公证处协助下,她正式办好了私房捐赠的法律手续,完成了挂心已久的一件要事。

  她从不避讳死亡的话题 ,也从不失去盼望。她最喜欢引用《基督山恩仇记》里 的结尾 :“人类的全部智慧就包含在两个词当中:等候与盼望 。”(完)

与艺术同行,愿做一个摆渡人******

  郦韩英 ,著名企业家 、艺术收藏家 、美术馆创办人

  口述/郦韩英 整理/萧丁

  新近 ,浙江诸暨市鸿一美术馆举行开馆首展。由浙江省美术家协会和诸暨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的两大主题展《雪泥鸿爪·名家精品展》与《叠翠流金·陈钧德绘画艺术展》同时亮相 。展品悉数来自鸿一美术馆创始人郦韩英女士的私人收藏,包括颜文樑、刘海粟、林风眠、关良 、倪贻德、吴大羽 、周碧初、吕斯百、朱沅芷、唐蕴玉 、胡善馀、李青萍、沙耆 、任微音、闵希文、朱膺 、朱德群 、苏天赐 、陈钧德等诸多名家名作。展品精良,揭示了民国以来中国百年油画史上一个个闪耀片段 ,作品自身的光芒及其蕴含的深厚历史,令人感受油画民族化探索和发展 的脉络,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郦韩英馆长,1971年生于浙江诸暨,系著名企业家、艺术收藏家 、美术馆创办人。她口述了自己与艺术结缘二十载心路历程,其收藏、研究 、办展等方面体会给人颇多启迪 。

  ——编者

  2023年1月上旬 ,诸暨市鸿一美术馆举行开馆首展。这是继创办上海鸿一美术馆之后 ,我又创办的一家展览空间更大、艺术包容更强 的美术馆 。此时此刻,许多往事浮现脑海,涌在心头 。我与“艺术”结缘二十载 ,从收藏入道,继而办馆 ,还钻研艺术史 、美术史等 ,对艺术有越来越深 的认识和感情 。 是艺术让我进一步体会到,何为人生意义 ,何为艺术精神。

  从儿时的梦想出发,在艺术旅途不断探幽

  我生在诸暨农村 ,那里山清水秀 ,民风淳朴。

  我有6个兄弟姐妹 ,我排行老五 。依靠父母勤俭持家 ,小时候我们能过上温饱。我打小学会了为父母分担劳作,放学后去放鹅、放牛 、割草等。晴朗的日子里 ,当鹅和牛在山野里悠然吃草 ,我就拿着硬树枝在泥地上尽兴涂鸦,画树啊 、鸟啊,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我念书时成绩名列前茅,尤其数学等 ,但我上课常作白日梦,有时听着听着就云游远方了。记得那时所有课本 的边边角角都被我随手画了有趣的图案 ,“嫦娥奔月”故事 是我画得最多 的 。老师曾经问我 :“你 的梦想是什么?”我毫不犹豫答道:“想做画家 。”

  中学毕业后,为了生计 ,我学做裁缝 。在当时 的我看来,裁缝也是艺术家啊 ,靠着心灵手巧 ,将一块块布料裁剪出千变万化的服饰 。几年后结婚 ,便与丈夫一起投身创业。

  记得 是1996年,我们开始“做工程” ,承包基建 。干这一行,得益于二哥的引导 ,通过他 ,我们闯入了一个门槛较高的行业。丈夫老周做事踏实 、很有韧劲 ,也挺顾家。我们俩齐心协力 ,胼手胝足 ,从建筑承包到地产开发 ,一路学一路闯 ,干得“没日没夜” ,“风雨兼程”。有了经济基础,在城市添置房产后,我们自然而然买些字画装饰环境 。我和丈夫都热爱艺术,见到喜欢 的书画 、雕塑、玉饰就买买买,很快 ,家里 的艺术品堆成小山了 。

  2000年前后,我们结识了不少学院派出身 的国画家、书法家等,也零零散散买了些作品“试水”艺术投资。至2002年 ,一个偶然 的机会,我和丈夫成了“艺术赞助人” 。那时中国美术学院有位画家准备举办个人画展 ,但场地租赁、画册出版、海报请柬印制、酒会安排等等需要200万元。那时的200万元可以买两三套商品房了 。经朋友牵线 ,我跟丈夫首次以“艺术赞助人”角色提供所有资金,帮助画家解燃眉之急 ,也因此拿到了画家的一批精品力作 。我们将拿到 的作品分送各路亲友,自己则尝到了艺术资助和艺术收藏带来的双重快乐 。后来,在上海浦东购置了一幢近三千平方米的别墅后 ,我根据欧式建筑的风格配套要求,开始搜寻更适合别墅悬挂 的油画作品。一天,我利用在新加坡陪儿子读书的间隙 ,逛了当地原创画廊,被一幅风景油画牢牢吸引了 。那 是我第一次“邂逅”陈钧德老师的作品。驻足凝神欣赏,我被深深地震撼了!陈老师 的绘画有一种内在力量能一下子抓住你 ,打动你,作品色彩鲜艳却又高贵 ,令我爱不释手 。我从这家画廊先后买了七幅陈钧德的作品 ,将它们从新加坡运回了上海浦东新家。后经朋友介绍,有幸结识了艺术家本人 。从那时起,我经常去陈老师家坐坐,喝茶闲聊 。陈老师是有深厚造诣又非常纯粹 的老派艺术家 ,一提绘画艺术便喜不自禁 ,滔滔不绝 ,往往寥寥数语就能讲到精彩 的关键点上。他让我懂得 ,收藏 的根基永远在于艺术价值。作品有了艺术价值,作品价格才会坚挺 。他在画室里翻寻画作或其他什么,走起路来“笃笃笃”像小跑 ,有趣极了。不知不觉中,我成了陈钧德绘画艺术 的主要收藏家之一 。令我特别满足 的 是 ,在他生前我们有过无数次无比放松 的交流 ,他非常耐心、直率地谈论创作所感 。他 的不少代表作,包括《梦境》《双人体》《色草柠檬图》等等都被我珍藏了 。我也特别注意收藏他不同时期的作品 ,形成一定程度 的收藏系统性。

  可以说 ,从任性“买画”到理性“藏画”,转折点是从跟陈钧德交往开始 的。随着收藏数量、质量 的提高 ,我对陈钧德老师的艺术兴趣既走向宽度也走向厚度 ,所花精力也最多,从文献梳理到风格研究 ,再到召开学术研讨会 ,组织不同主题 的个展或群展等等 。我觉得有关陈钧德创作研究目前只开了一个头,有待专家学者不断挖掘和研究 ,我做得还不够 。

  世上的油画风格有许多种。我对其中 的“意象绘画”情有独钟。我以陈老师为一个坐标点 ,在时间轴上往前推移 ,查找还有哪些属于自己心仪 的艺术家。顺着这一脉络,我重点研读了开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三位拓荒人物:刘海粟 、颜文樑、林风眠。特殊年代,陈钧德曾经得到他们的宝贵私授 。斗转星移 ,我竟也能通过不同渠道收藏了三位大师的佳作,真是靠了艺术缘分。印象最深刻的 是刘海粟先生的一幅作品《巴厘岛风景》。

  2017年西泠拍卖行举行“现当代艺术品拍卖” 。为了不错漏机会 ,我在现场守候到半夜2点多钟 ,现在想想我也够执着的 。刘海粟先生 的《巴厘岛风景》 是和一本日记一起举拍的 ,日记 是日本记者于1940年所写 ,当年他在上海与好友萧先生互相赠礼,日本记者拜访萧先生时送了一方印章,而萧先生给了他一幅好友刘海粟先生的作品 。日本记者精心保存这幅画,80年过去了 ,他本人早已去世 ,其后人也一直收藏得好好 的 ,连同日记一起 。该日记“还原”了当年的一段友谊。作品本身非常精彩,其背后故事折射 的文献意义,都让我激动不已。这件作品拍回来后 ,刘海粟的小女儿专程来我馆里看这幅画,又给我讲了她父亲 的另一则故事 :其实 ,这幅作品 是在巴厘岛避难时画的,当时刘海粟先生在国内办学倡导人体课 ,被军阀视作流氓罪要抓起来,刘海粟先生为避难去巴厘岛,即 是通过日本中转的,当时战乱 ,靠这个日本记者帮忙才得以成行 。故事到这里还没有完,后来因为这段与日本人有过往来 的经历 ,刘海粟受运动冲击时便多了一条“罪状”。通过作品内外 的故事 ,我感触很多。我觉得收藏是件非常有意义 的事情 ,不仅能保值增值,还有助于还原历史 ,传承文化。

  近七八年以来,我一直处于在研究中做收藏,又在收藏中做研究 。这样的修行方式令我非常充实 。在我收藏 的早期现代艺术中 ,关良先生的那幅意写性绘画《桃子与花》深得吾心。陈钧德老师说过 ,关良先生 的绘画观念非常“自由” 。从这幅藏品里我是深有感触 。关先生的自由, 是中国式的立体派 。《桃子与花》 的画面结体以一种变形超然存在 ,无论花 、果 、物的圆,纹理、盘的方以及与纹饰的叶形呼应 ,都营造了卓越 的形式美感。

  我时常将吴冠中 、苏天赐、陈钧德等作品作比较性观赏 ,深感他们 的语言风格都非常鲜明,技巧也都高超,但又有一种内在的联系 ,尤其在探索油画民族化表达方面 ,都洋溢着浓郁 的东方趣味及精神 。还有我收藏 的朱德群 的《NO.282》。画面一挥而就 的笔触 ,融合了传统气韵、宇宙心灵、大象无形 、张力十足的超现实意境 。我也喜欢将倪贻德、周碧初 、吕斯百等进行比较 ,他们都具有江南文化的背景,都倡导现代主义美学 ,在个性化语言中均有卓越建树 ,但他们绘画里都充满一股温暖 的力量 ,这是一种历经风雨仍然理想坚定的精神品格 ,也使海派文艺血脉得以继承和延续 。还有两位画家的藏品令我常常凝思 。一个叫朱沅芷 ,一个叫沙耆。朱沅芷1921年移民美国 ,是个英年早逝却极具才华 的艺术家 。我收藏 的《纽约之夜》(50×61厘米) , 是他成熟时期偏传统手法的油画 ,笔调轻松 、诙谐 ,光影生动而洗练 ,营造的意境栩栩如生。他不满四十岁得了精神疾患,郁郁寡欢,因而他 的作品弥漫着“不一样的味道” 。沙耆呢 ,1937年留学比利时,在素描 、油画 、雕塑等多方面表现出异禀,三十多岁天妒英才,使其得了精神分裂症。我收藏的是沙先生早期留学的精品 ,写意性勾勒所显示的天赋叫人过目难忘。从早期现代美术运动先驱们 的藏品里,我感受到大时代洪流留下的烙印 是那么清晰 ,他们竭尽全力去拼搏去奋斗,用饱蘸情感的画笔去描绘真善美 ,他们的作品中流露了那个年代艺术工作者民族审美 、形体感知 、色彩语言 的特色,耐人咀嚼 。

  我列举的这些艺术家及其藏品,大多来自公开拍卖,也有一部分来自家属。每次发现拍卖会上有我期待的艺术名家的作品 ,我都会顺着艺术家的成长经历和艺术变化 ,研究所拍作品的时代背景 、创作思想以及艺术家的精神状态 ,当然也作多方面 的鉴定 。无数次 的观摩、研究、鉴定、交流,使得我在艺术收藏 的道路上领略到无数“奇异的风景”。

  艺术是奇妙 的 ,当然是指艺术杰作。我 的收藏基本沿着三大主题,其一 是二十世纪现代主义绘画 ,藏品涉及中国油画界第一代、第二代诸多艺术前辈 ,也包括与他们同时代 的法籍日裔绘画大师藤田嗣治,以及当年受林风眠邀请来北平和杭州国立艺专任教 的法国著名画家安德烈·克罗多等 ;其二以当代海派油画领军人陈钧德老师的专题为主,包括比陈老师年纪稍长或差不多同辈的新中国美术运动旗帜人物靳尚谊 、罗尔纯、闻立鹏等等 ;其三 是更年轻一些的当代优秀意象派画家的作品 ,包括外省市 的戴士和 、闫平 、王克举、张冬峰、任传文、段正渠 、黄菁 、管朴学 、李江峰 、王琨以及上海本地 的周长江、俞晓夫、姜建忠 、黄阿忠、刘曼文等等。我的朋友圈,我 的事业,如今都围绕着艺术转 ,这是过去想也没有想过 的 。

  与艺术一起摆渡何其幸焉 。我也愿做一个摆渡人

  当一颗种子在心里埋下,天时地利 的时候总有发芽、会长大 。

  美术馆于我就 是这样的 。2014年 ,我与丈夫商量 ,他继续在房地产领域深耕细作,而我准备“歇一歇” ,先玩玩艺术品等。丈夫以为我只是“暂时的休整”,当然表示理解和支持 ,却不料我一干就干到今天 ,“毫无收敛 的迹象”。艺术于我就 是这样吸引力十足 。

  我利用原先上海公司总部的办公地,请专业设计师设计,改造成符合专业美术馆要求的上海鸿一美术馆。新设计改造后的美术馆一经亮相 ,圈内外可谓“眼睛一亮” 。

  鸿一美术馆在博物馆、美术馆星罗棋布的上海,规模不算大,但允许我“王婆卖瓜”自夸一句 :影响力却不小。因为 ,我们非常注重特色 。我们 的特色是小而精,立足的根本 是展览质量。鸿一美术馆开馆第一年,也就 是2016年,即先后举办了《陈钧德油画作品展》《“写影意趣”——中国名家油画作品邀请展》《青年艺术家作品展》《“东韵·西语”黄阿忠绘画作品展》《“浮生·心界”任传文纸本水彩作品展》《“与名家同行”——首届国际水彩名家上海年展》等等 ,其中,《陈钧德油画作品展》 的全部参展作品来自我的私藏,造成了一定 的轰动 。当时陈钧德与妻子罗老师特地赶到我们这家“名不见经传” 的小美术馆来观展。许多美术界 、评论界 、收藏界大佬也抱以“惊奇”接踵而至。之后,上海滩上耳熟能详的艺术名家 ,以及外地优秀艺术家 ,还有国外名家都相继来办展。我们还推出《“与名家同行”——首届国际水彩名家上海年展》,主办首届“国际水彩训练营” ,安排在国际水彩画领域声誉卓著 的外国水彩大师西蒙尼 、约瑟夫、佐拉兹等担任导师 ,亲临鸿一美术馆向青年学员传授技艺 ,并与学员们一起在外滩写生,言传身教。那时,我忙得不亦说乎 ,几乎每天一睁开眼睛 ,满脑子想着美术馆事儿 。为了替观众找到艺术“新面孔”,我每年不辞辛劳,马不停蹄地奔走于北京、吉林、湖南、广西等地;每隔一段时间,就在鸿一美术馆推出一个或若干个“新面孔”。所谓“新面孔”并不 是初出茅庐 的年轻画家 ,而是指外省市那些暂时不为上海藏家或观众熟悉 、但曾多次参加全国性美术大展 的优秀画家。

  当然 ,“发掘”艺术家办展 的过程伴随着甜酸苦辣 。譬如 ,油画家任传文, 是意象油画当代性探索代表性人物 。他 的绘画十分注重精神感受,他用油画 、水彩所描绘的风景都不是直接从眼中所见的现实“截取” ,而是带有类似文学的追忆 、回望,意境似实还虚、似真亦幻,令我非常喜欢 。他在上海乃至江南一带知音还不多 ,我却觉得非常好 ,就满腔热情在鸿一美术馆为他策划个展。迄今我已经两次为任传文老师策划举办了油画和水彩展 。

  众所周知,办美术馆, 是造福于民众的文化事业,也 是很烧钱 的公益事业,故有人将美术馆比喻为“吞金兽” 。 是啊 ,但凡美术馆想长久健康地生存 ,离不开政府和社会各方 的支持 。从我看来,创办美术馆 的初心 是单纯 的 ,即“热爱”二字 。全世界美术馆的生存模式几乎都靠“贴钱”养着 ,有 的靠政府补贴,有 的靠基金运作 。创办鸿一美术馆,我对“烧钱”也有心理准备的。一方面 ,我自己会定期拿出部分资金投入美术馆 ,也会将一部分私人藏品捐献给美术馆 ;另一方面,我会发挥多年从事房地产开发和金融投资等经验,发动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美术馆建设,让这个公共的文化艺术空间具有持续生存发展 的能力 。

  在上海创办鸿一美术馆数年后,我感到应该为生我养我的家乡诸暨也创办一家。那时 ,在当地政府 的大力支持下,我 的“计划”更大了,最初拿土地的时候就想着要盖一座规模逾万平方米 的艺术综合体,包括一座艺术酒店+一座现代美术馆 。

  两年前主体建筑完成,这两年在做装修。诸暨鸿一美术馆与上海鸿一美术馆不同。它 的设计团队具有国际背景,更具国际范儿。一万多平方米的建筑里 ,包括两大展示厅 、学术报告厅 、会议室 、开幕走秀场所、咖啡吧、资料室等等 ,还有一定规模数的星级酒店客房 。目前还计划再建一个窑厂,专门用于烧制艺术家的陶艺作品及其衍生品。根据它 的条件 ,我们将集艺术展览、少儿美术培训 、主题写生活动、绘画高研班等于一身 ,立体化地提供公共美术展示、教育等服务职能 。具体到展览上 ,初步计划有油画、水彩 、当代水墨、雕塑 、装置,以及全国乃至全球邀请展或双年展。适当时候 ,还举行小型拍卖 ,让人们将艺术带回家。

  回顾多年以来,我游历了许多国家和地区,每次都情不自禁流连在博物馆 、美术馆 。当年作为“观光客”“艺术朝圣者” ,更多只 是观摩。如今,自己转型成为美术馆创始人、馆长 ,我思考 的东西越来越多,落脚点也不一样了 。我想 ,意大利、法国等一些城市里 ,街头丰富的雕塑 ,以及星罗棋布 的美术馆、博物馆 、画廊,滋养着那里 的民众 。我多么希望,家乡诸暨也有越来越多艺术机构,让家乡人民、尤其家乡下一代能受到浓厚 的艺术熏陶 。所幸的 是,梦想一步步照进了现实。怀着公共意识、文化意识,我将对自己在艺术方面 的国际资源、外省资源 、上海资源等作有效整合 ,为家乡诸暨打造一个独一无二的公共文化项目。

  总之 ,我跟“艺术”打交道已有二十多年 。人生 是一场独自修行 。人人都在时间的河流里一次次地摆渡,家庭 、老师 、友伴、同事等生命旅途中遇到的人们不断成为渡船 ,使得我们能跟随时代不断向前 。其间,我能找到“艺术”一起摆渡 ,何其幸焉。我也愿做一个摆渡人,将美术馆建设成一个渡船,帮助更多人与艺术同行。这 ,便是我 的理想 。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购彩大厅Welcome客户端下载梦幻!日本弘前公园樱花树长成爱心模样
2024-03-14
购彩大厅Welcome网投西甲-大冷!巴列霍犯规送点 皇马客场0-1巴列卡诺
2023-10-16
购彩大厅Welcome手机版蔡依林露肩礼服亮相秀事业线
2024-02-13
购彩大厅Welcome娱乐湖南张家界人大原副主任邓大渊受审:涉受贿131万
2024-03-12
购彩大厅Welcome规则李昊桐:已接近自己最好状态
2023-05-08
购彩大厅Welcome官方网站姜维投降复蜀对得起孔明吗
2023-10-16
购彩大厅Welcome交流群8种情况须尽早进行肺移植
2023-12-31
购彩大厅Welcome计划群李光斗:大火改变法国像911改变美国
2023-11-15
购彩大厅Welcome登录持续逃离“三四线”日本住宅空置率创新高
2024-03-07
购彩大厅Welcome投注科比谈魔术师辞职!被问能否出山
2023-09-24
购彩大厅Welcome下载《创2》成员淘汰被粉丝扔鸡蛋
2023-12-28
购彩大厅Welcome官网平台压线生易落榜 如何报上好大学?
2023-07-15
购彩大厅Welcome代理女儿嫁了有钱人,母亲去看她,每次都不进家门
2023-12-22
购彩大厅Welcome骗局唐艺昕撇下男友张若昀,与张一山相约深夜档看大片
2023-06-27
购彩大厅Welcome软件曝中国新轻型坦克已批量服役
2023-11-08
购彩大厅Welcome开奖结果容闳为何拒绝太平天国封爵
2023-11-07
购彩大厅Welcome注册王曼昱/孙颖莎4-2逆转伊藤女双夺冠 国乒包揽五金
2023-05-28
购彩大厅Welcome网址【江苏】江苏省2022年RCEP签证出口货值全国居首
2023-11-15
购彩大厅Welcome计划《魔域》如梦长情成长包
2023-06-30
购彩大厅Welcome返点东五环共有产权房公示设计方案 建5-6层低密洋房
2024-03-29
购彩大厅Welcome必赚方案土超队遭遇车祸:捷克国脚苏拉尔离世 西塞等6人受伤
2023-05-04
购彩大厅Welcomeapp下载浙江大叔花75万买地建房 带鱼池小院住着太美
2023-07-20
购彩大厅Welcome技巧2019年度全球100大奢侈品公司排行榜公布
2023-07-04
购彩大厅Welcome邀请码 博尔顿回应朝鲜开200万美元账单:美国承诺了,但没付一分钱
2023-07-21
加载更多
购彩大厅Welcome地图